首页

sm视频在线播放

时间:2025-05-24 15:23:10 作者:河北省保定市中级人民法院原党组书记、院长李建立被“双开” 浏览量:59700

  中新网北京11月1日电(记者 韦香惠)“痛经可以请假吗?”近日,云南省政府发布《云南省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新规明确指出,患有重度痛经的女职工,经医疗或者妇幼保健机构确诊后,经期可以休假1至2日。该《规定》自2024年11月1日正式执行。这一政策引发了社会对“痛经假”的关注和讨论。

视频:云南11月起施行“痛经假” 医生:痛经“不建议一直躺床上”来源:中国新闻网

  规定:女性月经期间可适当给予1至2天的休假

  中新健康了解到,痛经假并不是新鲜事物。早在1993年,由原卫生部、全国总工会等5个部门联合颁布的《女职工保健工作规定》中,就有类似的规定。该规定指出,患有重度痛经及月经过多的女职工,经医疗或妇幼保健机构确诊后,月经期间可适当给予1至2天的休假。

  此后,多地纷纷出台相关政策,确保女性职工的这一权益得以落实。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包括北京、上海、陕西、江苏、山东、四川等在内全国近20个省份都在地方性规定中明确了这一权益。

  例如,2022年11月,深圳市人社局在答复政协委员关于保障女职工享有生理假期的提案时,也明确了患有重度痛经及月经过多的女职工,经医疗或妇幼保健机构确诊后,月经期间可适当给予1至2天的休假。此外,辽宁省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的《女职工劳动保护办法》也规定,用人单位应给予经期女职工劳动保护,对于确诊患有重度痛经或经量过多的女职工,给予1至2日的适当休息。

  通过对比各地政策可以看到,全国有15个省份的“痛经假”面向所有女性;还有部分省份,如山西、辽宁、河北、宁夏等8个省份的“痛经假”在面向所有女性的基础上,对于从事连续站立劳动的女性还提出了更细致的休息规定。比如,《宁夏回族自治区女职工劳动保护办法》第九条中写明,连续站立劳动4小时以上的,每2小时安排20分钟工间休息。

  医院妇科诊区 韦香惠 摄

  法学专家:“痛经假”需解决落地难

  多地已施行“痛经假”规定,但在实际操作中仍面临诸多挑战。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沈建峰指出,尽管痛经假的规定早已存在,但在实践中真正落地并不容易。在社交媒体上,不少女性反映,在请“痛经假”时不仅要忍受疼痛去医院排队挂号,还常常面临证明难开、领导批准难等问题,甚至可能因此遭受职场歧视。

  沈建峰表示首先,痛经属于个人隐私,使得员工在主张休假待遇时面临举证困难。部分省份甚至要求员工必须提供医生出具的病假证明等才能享受该假期,这无疑增加了员工的负担。

  其次,假期待遇问题也阻碍了痛经假的实施。一些省份明确了痛经假期间的待遇按正常工作时间计算,但仍有省份对此含糊其辞,导致员工在请假时遭遇障碍。待遇不明确,使得员工在请假时担心工资、社保等是否正常缴纳。

  针对这些问题,沈建峰建议,有关部门应当明确痛经假的享受前提条件,完善相关制度。这有助于减少员工在主张休假时的举证困难;明确痛经假期间的待遇问题,包括工资、社保等如何缴纳。至少应该确保员工在休假期间待遇不受影响。此外,还应建立反就业歧视制度和成本分担机制,保障女性员工的合法权益。这有助于减少职场歧视现象,提高女性员工在请假时的安全感。

  医生:痛经可能是疾病信号

  此前中新健康专访北京市海淀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徐冰时了解到,痛经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原发性痛经,疼痛常在女孩月经初潮后1-2年开始,检查没有发现盆腔里有明显的病变。治疗上主要采用止痛药或者短效口服避孕药。

  还有一种继发性痛经,女孩来月经后起初无痛经,在某一个时段,开始了越来越严重的痛经。这种痛通常和某些疾病有关,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据统计,每100名女性中就有10-15人患有内异症,全球超过2亿女性长期遭受其折磨,我国发病人数估计达3000万-4500万。

  徐冰指出,内异症是一种主要影响育龄期女性的常见病,也是妇科的疑难杂症,最典型的症状之一就是痛经。其中90%的患者因痛经或者盆腔痛而来到门诊,而一个突出的难题--“诊断延迟”体现在大部分患者身上。

  “究其原因,医患双方对内异症均存在认知差异和信息鸿沟。‘月经羞耻’仍然是一个严重的壁垒,很多女性避讳谈论痛经,更不了解内异症的复杂性,不能及时就诊,早诊早治在全世界都是个难题。”徐冰说。(完)

【编辑:叶攀】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国台办发布会聚焦“九二共识”、大陆高校师生访台等热点

据报道,有家长反映,市场上有一种叫做卡牌盲盒的产品,在未成年人群中无序销售,孩子们动辄花费几十元甚至数千元购买这类盲盒,一些中小学生沉迷抽卡无法自拔,让家长很是苦恼。

从“打头阵”到“后方战场”:他,守好“三尺灶台”

边检民警林燕霞告诉林女士,下次如果自己不能陪伴在身边,老人、小孩还可以通过“手牵手”专属通道通关。福州出入境边防检查站首创的“手牵手”专属通道,是为无陪伴儿童、老人提供的“点对点”专属引导。

“镇院之宝”《茶馆》开启北京人艺上海驻演

加强专业素能建设。制定检察教育培训五年规划,常态化开展检察官与其他执法司法人员、律师同堂培训。评选49名全国检察业务专家,举办全国十佳公诉人等业务竞赛,培养检察业务领军人才。制定司法解释和司法解释性质文件28件,发布指导性案例33件。深化检校合作,邀请11名专家学者到最高人民检察院挂职,组织106名检察实务专家进校园,精选180门检察实务课程进课堂,共建38家检察研究基地,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相融互促。

北京迎来9项国际冰雪赛事 老将范可新将复出参赛

积极稳妥推进“双碳”工作,厚植高质量发展绿色底色。绿色低碳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要建立健全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持续开展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提效,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有序推动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逐步实现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现代化”与“绿色化”相统一。

湖南祁阳全力应对强降雨 积极开展防汛救灾

“我们非常欢迎残障人士加入我们的团队。”某皮具精修工作室负责人表示,他们虽然身体上有不便,但他们的专注和耐心往往让作品更加精致,希望他们在皮具精修领域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相关资讯
第22期“侨连五洲·海外联谊研修班”在沈阳开班

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坚定不移推进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部署的司法体制改革,与时俱进、深化落实。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压实院庭长审判监督“阅核”职责,各级法院裁判质效进一步提升。推动解决法官逐级遴选落实中的问题,优化人员分类管理,让广大干警职业发展可预期、干事创业有劲头。深化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改革,进一步做实审判机关重心下移、就地解决纠纷、方便当事人诉讼,做优人民群众“家门口的最高人民法院”。持续深化司法公开,每季度公开发布司法统计数据。加大裁判文书上网力度,今年已上网文书216.5万件,同比增长111.6%,覆盖审判领域增加、案件类型增多;最高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上网文书3.5万件,同比增长4.7倍。重视保护涉案当事人隐私等合法权利,隐去相关识别信息,确保当事人及其家人生活工作、企业单位经营发展不受文书上网影响。部署推进全国法院“一张网”建设,深化司法大数据分析应用,完善智能辅助审判系统、在线诉讼服务平台功能,推动智慧法院迭代升级,提升案件审理、审判管理、促推治理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热门资讯